close

  ■ 來論
  據報道,環保部官方網站前不久發佈通知,由於顧及對江豚的影響,環保部未予批准安慶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環評報告書,一項耗資近5億的工程被叫停。這引髮網民關註。
  由於工程建設等人類活動的影響,目前整個長江流域中的江豚不足千頭,它也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物種。而此次叫停工程,也算是工程與江豚“狹路相逢”時罕見地退了一步。
  當然,“退”的代價或許稱得上“慘重”,“如果該工程不實施,將直接影響到2020年‘6米水深到安慶’的規劃目標的實現……”因此“損失”的效益,不可估量。
  然而,作為長江里僅存的淡水哺乳動物,江豚多年來被視為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和長江健康的指示計,“這是一條紅線,食物鏈最頂端的物種一消失就意味著整個生態系統在向著壞的方面轉化。”所以說,保護江豚,其實就是保護人類。也因此,為江豚叫停5億元工程值不值,其實是顯而易見的。
  實際上,這樣的“退”不乏先例。比如曾有報道,美國佛羅里達州溫特斯普林斯市一項耗資8億美元的大型建築工程,就因為人們在當地一座手機信號塔上發現了一個白頭鷹巢而被迫中斷。而這顯然和為江豚叫停5億元工程一樣,算的是生態保護的“大賬”。
  毋庸諱言,在出政績的衝動下,一些地方為了項目上馬,無論動物還是植物,即使是“極度瀕危”,仍“所向披靡”,乃至未評先建的都屢有所聞。而這當中,凸現出的是環保價值位次的滯後。
  而今,環保部面對5億元工程果敢叫停,顯示出了環保執法應有的強勢。尋求發展和保護之間的平衡,固然需要官員形成“寧可發展慢一點,也要保住綠色生態”的共識,但現行GDP考核體系之下,不排除有些地方為“發展”破壞生態,環保部門的把關,顯然尤為關鍵。從這個角度,為江豚叫停5億元工程,具有示範意義。
  □錢夙偉(職員)  (原標題:為江豚叫停5億元工程值不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u07aunm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